你有聽過-但沒看過---樹皮變鈔票
1.部落手工藝推廣人員:
(一)構樹-自我介紹:別名:鹿仔樹、榖漿樹、噹噹樹、奶樹、紙木
構樹特徵:
在鄉間小路上,田野中、山坡上經常會看到它,但就是不知道它的名字,只要有人告訴您它叫鹿仔樹,是鹿喜歡吃的食物就會印象深刻了。尤其是夏蟲鳴叫時,往樹上望去果實纍纍、紅紅、圓園的球形聚合果,令人垂涎欲滴。構樹它的正式名稱,屬於桑科構樹屬,落葉或落葉中喬木。葉單一,葉形變化頗多,有鋸齒緣或大分叉,背面有絨毛可以沾黏住衣服,學生野外教學常把他做為勳章使用,小孩子很感興趣。
構樹雌雄異株,也就是有公母樹之分。母樹僅開雌花,要靠別棵公樹上的雄花花粉來授粉才能結果實。這是演化上由雌雄同株進化到雌雄異株的現象,各司其職,就像人類有男、女之分一樣。雄花呈長圓柱狀的葇夷花序,下垂形狀像一隻隻的小毛毛蟲。雌花呈球形頭狀花序。果實未成熟時為綠色球形,成熟後迸開呈紅色。略帶甜味,可生食,原住民小孩常把他當零嘴。但是客家人卻把它視為禁忌,客家長輩常告誡小孩子不要採食構樹的果實,說吃了會「抓頦」(喉嚨會癢),原因可能是由於構樹長在崩塌地,採食容易發生危險。以禁忌來避免危險的發生,是客家人教育的方式之一。
構樹樹皮含纖維可用來造紙,相傳東漢明帝晚年,諸侯蔡倫發明造紙,其造紙的材料,就是取自於構樹的樹皮。因為纖維質地優良可用於印製鈔票,所以又叫做﹝鈔票樹﹞。嫩葉及花可以煮食或烤食是一種野外求生植物,構樹屬於一種嗜陽性的﹝先鋒植物﹞,先鋒植物就是在一個沒有植物生長的環境,或是經人為或天然破壞後的土地上,第一批生長的植物種類(其他的先鋒植物有芒花、山黃麻、鹽膚木、、、等),在陽光充足的開闊土地上很容很容易快速生長。
(二)我們都準備好了:
97年度本會已提報花蓮縣政府補助經費訓練社區居民並已培訓出種子人才,目前本會利用構樹樹皮做成商品之品質屆已成熟,許多觀光客來部落參訪對此極具教育性之環保商品特有興趣,除當下實際操做體驗外,對本會印象極為深刻;構樹在原住民部落隨處可見,整理產業道路美化環境時均需砍伐,將不用的構樹再加利用變成鈔票,宣導環保又能賺錢,真是一舉數得。以下是我們手工藝創新商品(做法):
1.採集樹皮(做環保) 2.人工搥打 3.原物料半成品
4.可製作燈飾、皮包、衣服、桌巾、紙張等 5.售出(變鈔票)